殡仪服务项目
在线联系2023年农村殡葬有新规,“3禁3拆1补贴”,不能再拖了
第一个问题,你会选择哪一个?
三大下葬缺点:
①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;
②“薄养厚葬”风气的盛行,导致了许多丧葬不良现象的产生;
③难以“堵”住第二口棺材,浪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金钱。
目前,大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火化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:
①土葬是一种根深蒂固的、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传统殡葬方式;
②乡村基本丧葬设备匮乏,而火化费用远比土化高;
③五十六个民族,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习俗有不同,不能认为火化是最佳选择。
既然火化和土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,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进行殡葬改革时,要坚持实行火化,抛弃土葬呢?有三个理由:
①防止土地资源的进一步浪费,减轻生态环境的污染;
②摒弃旧有的丧葬习俗,推进新的社会风尚;
③在丧葬流程中,消除“攀比”现象,降低某些不必要的支出。
埋葬真的是一刀一个?
丧葬制度的改革,既是事关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,也是事关“死”与“死”的争论。自从2003年全国推行丧葬改革后,有关“火化”和“火化”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断过。那么,在国家大力推进“基础殡葬”改革的大前提下,是否真的可以用“火化”代替“土葬”?埋葬真的可以一次完成?
很明显,答案是否定的。国家对基本殡葬制度进行了改革,但不是以火化代替土葬,也不是完全禁止土葬。而作者能够这样确定,一方面是因为,国家的政策文件从头到尾都没有完全否认土葬,而是提出了要根据当地情况,进行殡葬改革,并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,将火葬推广到全国各地,但绝不能强行实行火葬。另一方面,我们国家幅员辽阔,俗话说三里不一样,十里改了习俗,每个地方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,所以一些少数民族是绝对不会接受火化的。因此,从这一点上来说,强行实行火化、禁止埋葬是行不通的。
2023年,三项新的殡葬改革
①“丧葬制度的改革,必须以政策为先导”。2023年,针对殡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,国家将对有关的法律、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,以防止基层在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中,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无天。
②完善公共殡葬服务体系,构建并完善公共殡葬服务体系,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公墓、集体公墓、公共殡仪馆等。毫不夸张地说,健全殡葬设施,不但可以提升基层殡葬服务的满意度,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埋葬,防止更多的耕地因为修建坟墓而受到破坏。
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,在农村推广“火化”,促进公墓绿化(防止公墓周围生态环境被破坏),并严格执行“3不准”。
PS:3不准,也就是不能一刀切,不能强迫,不能搞平坟运动
3、禁止三、一的补助
3不准:不准在基本农田上建陵园;禁止生产,出售和使用大型灵柩;严禁各乡镇和集体经济组织将其作为公墓使用的用地向社会出租、出售。
3拆:拆活人坟,豪华坟,硬坟
按照《关于巩固和深化“活人墓”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“三沿七区”视域之内的坟墓、活人墓、硬质坟墓、超标准修建的奢华坟墓,都是重点拆除、治理的对象。
1、补助:任何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了基本养老金的城乡居民,都可以获得一种补助,例如,在河南,所有符合补助标准的人,都可以在2023年死亡后,由他们的家人申请12个月的基本养老金,作为他们的丧葬补助。到2023年,河南城市和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险标准是123元,再加上12个月,就是1476元。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结论:也就是,国家推行基本殡葬制度改革的初衷并不是禁止土葬,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,保护环境,促进移风易俗,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,还能保持社会的稳定。所以,我们农民对火化也不要太抗拒,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明文规定不能土葬,只能火葬。
而关于丧葬改革,作者认为,这件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如果要让农民接受火化,那么就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对丧葬服务的要求。与此同时,还应考虑到民俗、地域差异、文化差异、生态保护等多种因素,只有抛弃一刀切,坚持因地制宜,才能稳步推进殡葬制度的改革。不然,民心所向,政策再好,也是白搭!你们说是不是?